大别山先锋(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
黄冈市中心医院官方公众号
开设 大别山先锋 栏目,
树立身边典型,
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信仰力量的薪火相传,
激励全院职工奋发有为,守护人民健康!
大别山
先锋人物
杨亚东,男,198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主任医师,黄冈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门诊党支部书记。
他所在的内科第一党支部,曾获“湖北省优秀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他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曾获“湖北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20年,杨亚东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大别山
先锋事迹
春节,是幸福团圆的日子。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的九年时光里,杨亚东从未能与家人好好团聚。每天24小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片刻,对此他早已习以为常。2020年春节,在“黄冈小汤山”日夜兼程的抗疫苦战中,杨亚东带领他的团队,再次为重症患者铸就生命的防线。
作为“重症特种兵”的领头雁,杨亚东和他的团队在重症医学的特殊岗位,时刻谨记干事创业的青春誓言,随时准备投身与病魔的生死博弈。
疫情期间,杨亚东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
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作为黄冈市最早成立的ICU,49名医护人员中,中共党员7名,共青团员34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共同组成了这支充满朝气与智慧的团队。10名医生均经过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5C)培训,39名护士均取得省级专科护士资格。
杨亚东(右二)和团队为新冠患者做气管插管
这是一支自身过硬的队伍。先后有16名医护人员赴北京协和、四川华西、武汉同济等医院进修学习。在积极探索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中,科室救治能力不断提高,年收治危重患者7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85%以上,多个成功救治病例被《健康报》《楚天都市报》《黄冈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ICU团队参加防汛工作
这是一支敢于担当的队伍。黄冈地处长江中下游,每年防汛抗洪压力巨大。每逢汛期,杨亚东都会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奔赴防汛一线提供医疗服务,协助解决灾后重建问题。在精准扶贫的热潮中,杨亚东等7名同志先后到团风、麻城、罗田等地的五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为基层卫生工作作出不懈努力。在手足口病、禽流感和甲型流感的危急时刻,他们更是义不容辞,始终驻守在护佑群众健康的阵地前沿,迎战特殊考验,展现了新时期医务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ICU团队和顺利康复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这是一支战之必胜的队伍。2020年,黄冈市中心医院集中收治城区所有确诊、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1294人,其中危重症患者186例。ICU团队不惧生死,和疫情展开殊死搏斗,涌现出大批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杨亚东跑遍11个县市区会诊,给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方案;护士长吴雪花和同在一线的丈夫共守火线五十余天;医生章金鹏不幸感染,康复后第一时间重返抗疫一线……他们先后奔赴三个院区的重症病区,联合多学科开展ECMO、恢复期血浆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冈清零后,重症医学科病区医务人员合影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重症医学科荣获“湖北省青年文明号”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杨亚东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护士长彭金娥荣获“中国好护士”荣誉称号,护士长吴雪花荣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这支重症救援特战兵,将继续秉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