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蹲下再站起,
就会感觉头晕难受。
偶尔还会出现
天旋地转、身体摇晃、站立不稳。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
今天是第七个世界眩晕防治日,
今年的主题是:预防眩晕,健康出行。
到底啥是眩晕?
眩晕由哪些因素引起?
发生眩晕该怎么办?
来了来了——
DBS为你打开科普新世界
1
什么是眩晕?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2
引起眩晕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
● 患有中耳炎等耳部疾病的;
● 患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
● 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
● 体位改变过快或头颈部受伤的;
● 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嗜酒、久坐不动、低头玩手机的。
3
眩晕有哪些常见疾病?
头晕、眩晕,通常与内耳、小脑、脑干等前庭系统疾病有关,常见的疾病有: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 脑血管疾病(后循环缺血、脑梗死);
● 梅尼埃氏病;
● 前庭神经炎;
● 前庭性偏头痛;
● 慢性功能性头晕;
● 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的头晕,如颈椎病、贫血、低血压等。
4
眩晕有什么危害?
● 严重者呕吐频繁,可继发心悸、呕血以及水电解质紊乱;
● 通常存在平衡功能障碍,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
● 慢性眩晕,往往伴发焦虑抑郁失眠,影响生活质量;
● 恶性眩晕,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5
发生眩晕该怎么办?
● 立即停止当前活动,借助周围物体保持平衡,避免跌倒造成伤害;
● 尽量坐下来或者躺下休息,有利于眩晕的恢复;
● 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检查,寻找病因,并采取措施控制眩晕;
● 眩晕发病期间,切勿开车、游泳以及高空作业等;
● 眩晕缓解时,可选择合适的康复措施如眩晕操、平衡训练等促进恢复;
● 眩晕缓解后,应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诱发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预防复发。
6
眩晕有哪些专科检查?
眩晕,常规有头颅CT、磁共振平扫以及头颈部血管彩超、CTA、MRA,以及外耳道、电测听等检查。除此之外,眩晕的专科检查见下:
● BPPV诊断治疗仪:可明确耳石脱落的责任半规管,并给予精准复位;
BPPV诊断治疗仪
● 眼震电图—视眼动试验:评估患者中枢前庭系统功能,协助临床定位诊断;
眼震电图试验
● 眼震视图—前庭眼动实验:评估患者外周前庭系统功能,协助临床定位诊断;
● 焦虑、抑郁及睡眠量表,心理CT等: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筛查慢性功能性眩晕。
本期科普科室:神经内科
就诊地址: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2楼B1区
咨询电话:0713—8395027
内容:神经内科
监制:王光林|审核:何幸运
责编:段 涵|校对:刘正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