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医护人员,感谢你们对我妈妈的精心医治和护理,你们是最美最勇敢的天使。”这是市民胡先生(化名)写给市传染病医院5病区医护人员感谢信上的一句话。
胡先生的母亲71岁了,春节前就有些不舒服,老人也没太在意。到了除夕这一天,她感觉到症状明显加重,胸闷、咽痛,还有发烧、干咳的症状。胡先生觉得大年三十送老人去医院不吉利,但在家人的建议下,老人最终送往黄冈市中心医院就诊。
1月24日(大年三十),该院的临时病区之一——市传染病医院收治了胡先生的母亲。因医院属隔离区,家属无法陪同老人到医院,仓促出发的老人什么随行物品都没带。5病区的护士长周璇见状,连忙将志愿者捐赠的生活物品送给老人应急。
刚开始住进病房,陌生的环境、简陋的设施,再加上疾病的压力,使老人情绪低落,总也提不起食欲。胡先生便精心煲好粥或银耳汤,请医护人员送到老人病房,给老人调理胃口。5病区的医护人员经常开导老人:“您不吃饭,体质会下降,病都难得好。您儿子这么孝顺,你让他在外面多担心您啊!”亲切的话语、温馨的关怀、细致的治疗,让老人渐渐放开心怀,配合医生的治疗。截至2月1日,老人的各项指标已逐渐好转。“从她越来越有中气的音量中,我可以听出她越来越好了。”胡先生说,“身体不舒服就应该信任医院,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我相信医护人员都在很认真、很敬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病情打断了胡先生母子的天伦之乐,病区分隔了胡先生母子的相聚之心,医护人员却用电话将母子俩的心连在了一起。每天,医护人员都会将老人的病情及治疗方案用电话告知胡先生,并做好“快递”工作,随时将胡先生送来的物品传递给母亲。
胡先生说,每次与母亲通话时,她都要夸一夸医生护士,说这些孩子和自己的孙子差不多大,却出现在疫情最危险的地方,很心疼他们。从母亲的话语中,胡先生知道了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但对于病患却极有耐心,不光医治他们的身体,也抚慰他们的心灵。“这些医生护士总是第一时间把热的饭菜送到我们手里,轮到他们自己就剩冷饭冷菜了,不够的时候,他们就吃泡面凑合。”虽然临时改建的病房十分老旧,物资紧缺,但医护人员始终陪伴在病人身边,除了治病护理,还照顾他们的生活,从不消极埋怨,让她觉得十分心安。
市传染病医院共有5个隔离病区,胡先生母亲所在的第5病区,有主任王洲羿和护士长夏雪彬、周璇等35名医护人员驻守在此。自开放病区以来,他们就从未回家看过孩子。说到这里,周璇忍不住转过脸,悄悄抹起了眼泪。他们常常工作到凌晨,短暂休息四五个小时,又继续进入病房工作。
“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耐心地照顾我的母亲,还救了她的命,我真是太感谢了!”这份无法言语的感谢,胡先生把它写了下来,存放在每天递给母亲的物品包里,传递到了病房。母亲取出这份沉甸甸的感谢信,亲手交给了医护人员。
“我们并不知道还有一封感谢信夹在物品包里。”为了防护安全,刚刚剪成短发的护士长周璇一边往病区分发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说:“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谢谢患者和家属肯定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相互感恩、相互支持的心,在特殊的患难时刻,传递着珍贵的爱的温情。
Copyrights©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冈市中心医院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