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抗疫新闻】见证黄冈速度,三天建起“小汤山医院”!
    发布:宣传科 时间:2020-02-26
    A+ A-

    1.jpg

    1月28日,黄冈版“小汤山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启用。


    晚上10时31分,黄冈市中心医院开始转运发热患者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治疗。


    黄冈疫情仅次于武汉。


    1月24日晚,黄冈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前期确定的全市13家定点医院和29个发热门诊的基础上,紧急征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将其改造成1000多张床位的疫情隔离点。


    25日早晨,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机械、装备,火速投入战斗。


    从25日早晨开始,昼夜鏖战,完成通水、通电、进出步道、“三区两通道”的建设,清扫整饬15000余平方米院房,安装病床700余张。


    灾难面前,该院1300多名在职职工,连同千名志愿者带着口罩、扛着工具,自发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帮忙搬运物资、拼装病床、打扫卫生。


    仅三天时间,黄冈市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2.jpg



    果断决策,黄冈启用未完工的新医院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是黄冈市中心医院的新院区。


    之前主体工程、室内外装饰装修大部分完成,原计划今年5月整体搬迁使用。


    自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黄冈成了湖北地市疫情的重灾区之一。


    黄冈市委、市政府确定了黄冈市中心医院等13家定点医院和29个发热门诊,专门接诊发热病人。


    但由于疫情来势汹汹,这些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无法满足后期的发热病人的救治需求。


    为防患于未然,1月24日晚,黄冈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征用黄冈市中心医院的新院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按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集中收治发热病人。


    当天晚上,黄冈市卫健委、齐安国投、住建委、城管委、供电公司等十多个部门接到通知,要求在25日早晨开工建设黄冈版“小汤山医院”,按“三区两通道”即污染区、清洁区、废物处理区,医护人员和病人分两个通道进出,确保切断传染源。


    同时,黄冈市委、市政府要求各施工单位在48小时内完成施工任务。


    1月25日(大年初一)清晨7点,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启动改造工程。


    500余名施工人员、10余台工程车与时间赛跑,48小时之内将这里改造成黄冈版“小汤山医院”,设立1000余张床位,集中收治发热病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从流程设计、工程改造到设备安装,要在48小时内完成众多环节,将这所暂时还不具备入住条件和危重病人救治条件的医院,整修到初步具备收治条件和救治能力,这谈何容易?


    3.jpg


    4.jpg



    火速驰援,千余志愿者带工具进场




    “会安装病床的朋友,带着工具速来‘黄冈小汤山医院’帮忙。”26日上午,一声召唤,便在当地引起了共鸣。


    “我婆婆在黄冈市中心医院负责库房管理,每天忙到夜里两三点。25号晚上,因为第二天有一批医疗物资要运到医院,找不到人手接应安装,我就尝试通过网络向市民求助。”


    黄冈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兰心是此次志愿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她介绍,经过网络传播,在之后两天时间里,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需要志愿者的消息刷爆了黄冈市民的朋友圈,她4个500人的志愿者微信群已经爆满。


    1月26日,志愿者们开始汇集到医院,大家戴着口罩、自带工具,热火朝天投入战斗。


    “团市委书记饶彬现场组织协调,我们从防控指挥部借了两台测温仪专门给志愿者量体温。”


    黄冈市卫健委副主任熊双林介绍,1月26日,医院全部通电完成,从施工到送电仅用两天时间。


    这里的进度,以小时甚至以分钟计算,“三区两通道”和场地按规定已完工。


    28日上午11点,四楼护士站里,隔离衣穿脱流程已贴上墙;

    楼下大厅,该院二线医护人员和近200名志愿者已完成打扫卫生、搬运物资;

    下午5点,当地武警战士一路小跑着穿梭在病房走廊里,搬运医疗物资和设备;

    下午5点30分,病房里调试监护仪的嘀嘀声此起彼伏……

    医院门口,年轻力壮的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搬运医疗设备;

    医院大厅,阿姨们忙着拖地;

    病房里,志愿者们两三人一组组装病床;

    到了饭点,有志愿者送来面包、姜汤、矿泉水;

    大家互不相识,却自然而然地互相搭把手……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定格成这个春节里最动人的画面。


    28日中午,最后一批志愿者们结束帮工后退场。


    据黄冈市中心医院负责人介绍,在两天一夜的时间里,前来参加医院筹备工作的志愿者累计超过一千人。


    “很多人都是看到消息后自愿前来,做完事就默默离开了。”

    5.jpg





    投入使用,黄冈版小汤山医院三天建成




    “这两天,我们内心非常感动,黄冈的动员能力、行动速度太快了,短短三天改造完医院。我们医疗队也做好准备了,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山东医疗队和黄冈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进驻大别山医疗中心,并于1月28日晚开始收治病人。


    山东医疗队一组组长贾新华感动地说,27日晚7点,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连夜进驻后,和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一道整修“作战”计划,进度以小时计,他们要在一天时间内,将这所暂时不具备收治能力的医院变成了黄冈的“战疫”大本营。


    加班加点昼夜鏖战,硬化亮化、清洁楼层工作完成,但病房布置工作仍是一道难题。


    在当天上午的协调会上,再次对接,一项一项落实问题。

    病房呼叫系统无法使用,就在每个病房配备至少一部“老年人手机”;

    集中供暖设施未到位,就紧急采购电暖器,每间病房配备一台;

    没有负压病房,就暂时采用开窗通风;

    但这样室温又会降低,病人受不了,还得继续想办法……

    会议室里,十几个人联系落实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问题一个一个得到了解决,28日晚上,经过千余名志愿者昼夜接力,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内,15000平方米院区全部清扫干净,700多张病床、2000个垃圾桶,数以千计的治疗器械、取暖器、电脑、办公耗材等物品全部安装到位。


    截止29日早上6点,已顺利转运38名确诊病例。


    三天前,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外景还只是一处未竣工的大工地。


    但三天后的夜间,黄冈市中心医院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转运发热患者到新院区治疗,这是黄冈的速度。

    6.jpg


    《楚天都市报》共同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