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新生!黄冈成功完成疫后首例ECMO技术救治
    发布:宣传科 时间:2020-12-04
    A+ A-

            11月11日中午,68岁的雷先生(化名)被匆匆送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三天前,他就出现间断发热,并伴有胸闷、乏力。送达医院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

            排除新冠肺炎后,雷先生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显示异常,心肌标志物增高……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梗?

            以雷先生目前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还难以判断到底是何种疾病。


    QQ截图20201230104416.png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蒋学俊,风尘仆仆地赶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自9月2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黄冈医院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揭牌,为日常学术交流和会诊提供了有力保障。

            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雷先生的诊断终于明确: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

            这种急性重症的病毒性心肌炎,一旦发生暴发,发展非常迅速,预后极差,死亡率高。需要积极干预,甚至需要ECOM辅助才能给心脏以机会恢复,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疾病。

            虽然目前用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可以减轻他的心肺负担,清除一部分炎症介质,但还是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

            雷先生仍命悬一线。

            党委委员、副院长、大内科主任陈文平迅速调度,大内科副主任倪斌、心血管内科主任沈正军、重症医学科主任杨亚东等带领团队,紧急商讨最佳治疗方案。

            在家属的全力支持下,大家形成了统一意见——

            用ECMO技术,救人!


    QQ截图20201230104755.png

                                                                                             (图为疫情期间参与ECMO救治的两地医务人员)


            早在2月21日,火线驰援黄冈的湖南医疗队,就联合黄冈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首次使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这也是黄冈医疗史上首次使用ECMO技术。

            9月15日,黄冈市中心医院派出ICU(重症医学科)4名医护人员,前往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ECMO技术。

            10月27日,章金鹏等4名医护人员学成归来。

            这一次,如果雷先生能够顺利接受ECMO治疗,那么他将成为黄冈疫后首例运用该技术救治的患者。

            ECMO链接:

            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它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11月12日,ICU病房里。

            党委委员、副院长、心内科专家李火平,亲自带领重症医学科、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人员,做好ECMO的上机准备。

            疫情期间,省内首个运用ECMO技术治疗新冠肺炎的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派出重症医学科骨干作为技术支持,增援雷先生的ECMO治疗。

    QQ截图20201230105702.png

    (图为医务人员准备连接ECMO管路)


            晚上9时,ECMO担负起雷先生的心肺功能,正常运行。

            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支持下,雷先生生命体征趋于正常。

            但这仅仅是ECMO救治的开始。


            ECMO运行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基础病的治疗、抗凝和出血问题、院感的控制。

            任何一条没有控制好,都将大大降低成功救治的几率。

    QQ截图20201230105838.png


            适当镇痛镇静、维持血压心率、加强营养心肌……ICU里,杨亚东主任和彭金娥护士长带全科医务人员,不分昼夜地严格落实医疗护理方案。

            最棘手的是雷先生手术创面渗血较多。

            ECMO置管需要使用抗凝药物——肝素钠,防止血栓形成,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

            由于采取的是直视下切开、暴露股动脉和股静脉后穿刺的方案,手术创面会不断渗血。为了保持伤口尽可能清洁干燥,ECMO进修回来的管床医生章金鹏、周子尧每换一次药,就要花1个多小时。

            除了伤口渗血,颅内出血更是致命的。需要医护人员不断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瞳孔变化,观察双侧肢体运动情况,来间接评估患者颅内出血的可能。

            多处血管穿刺和引流管路、手术伤口渗血、免疫力低下……以雷先生目前的状态,已成为严重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这给护理也带来了难度。

            彭金娥护士长带领参加ECMO进修的郭珺怡、王稠等护理骨干力量,带头严格把关病房的无菌环境。

            雷先生采取单间隔离,严格控制进入病房的人数,每次不多于3人。严格手卫生,进入病房需穿隔离衣,患者管路及周围物表,每天以酒精湿纸巾或纱布块擦拭两次。


            与病魔争夺生命的战斗,片刻不歇,终见曙光。

            11月16日,李火平副院长再次召集医务科、护理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超声医学科、输血科、医学检验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参与病情讨论。

            11月17日,雷先生顺利撤除ECMO。

            11月18日,雷先生顺利拔除气管导管和IABP。

    QQ截图20201230105953.png

    (图为章金鹏医生和雷先生)


            11月20日,雷先生顺利转出ICU,进入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继续治疗。

            12月2日,雷先生家人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送去锦旗,表达自己对所有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

    QQ截图20201230110051.png


    QQ截图20201230110135.png


    (患者家属为医务人员送来锦旗)

            生命至上,不懈救治。

            从省级医院的鼎力支持,到全院多学科的通力协作,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二十余天里,雷先生成为黄冈疫后首例运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的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再次走向新生。









    ECMO运行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基础病的治疗、抗凝和出血问题、院感的控制。

    任何一条没有控制好,都将大大降低成功救治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