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黄冈日报】踔厉奋发施大爱 笃行不怠启新程
    发布:宣传科 时间:2022-01-07
    A+ A-

    踔厉奋发施大爱 笃行不怠启新程

    ——黄冈市中心医院 2021年高质量发展纪实

    记者 童婷 通讯员 张敬权 何幸运


    长江北岸,古城崛起。白潭湖畔,大医精诚。

    2021年,黄冈市中心医院以昂扬姿态乘风破浪,引进人才数量、争取项目数量、发展速度在全省三级医院中名列前茅,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谱写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年,医院三、四级手术开展数量同比增长67.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2.11%,病人满意度大于96.8%

    这一年,医院重症医学科获评第20全国青年文明号,先后64人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这一年,医院喜获全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胜单位、市直卫生健康单位目标责任及党建考核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验收……

    用好党务、业务、服务三驾马车,弘扬好拼抢实三风,打造区域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医疗、教学、科研三甲综合性医院,形成风清气正、风平浪静、风生水起的干事创业氛围,让辐射1000万人口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名副其实,成为鄂东地区患者看病就诊的首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让百年老院焕发新的生机这一新机遇、新挑战,医院党委书记熊双林、院长曾勇踌躇满志。当下可喜,未来可期的黄冈市中心医院正以的精神、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新时代续写新传奇。


    党建铸魂 凝聚“争创一流”的强大合力

    同心者同行,同行者同赢。

    20205月以来,市委对医院领导班子进行了陆续调整。新一任领导班子深入剖析,经过疫情洗礼后的医院,发展应该如何定位?怎样突围?经过新一任领导班子反复调研和集思广益,最终凝聚全院共识,高瞻远瞩确立了医院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打造区域领先、全省一流的医疗、教学、科研三甲综合性医院。

    前进路上的困难如何?怎么

    党建兴,则医院兴。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来,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紧紧围绕现代化医院工作,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就是市中心医院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而今,医院每一个支部、每一个科室,都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院共识——

    实践证明,加强党建引领,使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对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剂良方。党委书记熊双林向我们解答医院党建引领的秘诀。

    以增强班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突破口,加强班子建设,增强班子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和发展突围、提升医疗水平的战斗力;

    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人才队伍、科研平台、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等领域改革创新,超常规、跨越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谋划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区域领先,全省一流建设,激励全院干部职工争创一流的士气和斗志。

    清廉医院创建为契机,对科室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进行精准监控、跟踪监督,不间断开展宣传警醒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以学科、党务工作双带头作用,把支部建在科室,让党建融入学科,压实临床科主任、支部书记带头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坚持目标导向,聚焦民生民盼——

    初心映照红土地,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老区。

    2021628日,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熊双林、院长曾勇带领院班子成员及70余名医护专家冒着酷暑,一场百年奋斗心向党,健康护航担使命革命老区行活动在红安县七里坪镇深情开展。

    向红安县人民医院、红安县苏区医院捐献设备、药品共计130余万元,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在红军广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接待当地群众500余名,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0万余元;

    走进红安革命老区,既是接受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更希望能通过精湛的医疗实践,回报这片红色热土的父老乡亲。积极参加此次义诊活动的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

    作为大型公立三甲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人民,回报社会。长期以来,医院一直坚持深入基层,开展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帮扶工作。

    20211214日,54岁的姜女士(化名)因心梗被抬入团风县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手术室里,正在有条不紊准备实施急诊手术的,是黄冈市中心医院对口帮扶团队。

    建立支援工作长效机制,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为目标,市中心医院将对口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先后派出100余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行政、卫技人员,实打实下沉优质资源,推动业务发展,帮助团风、浠水、英山等8个县市区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填补了当地大批技术空白。

    推动对口帮扶,赋能乡村振兴。我们要努力把这些技术留下来,帮助更多的本地医生掌握技术,真正提升基层本地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坚持效果导向,聚焦内涵发展——

    领导班子团结一心、敢想敢干,倡导一线工作法,带头到抗疫一线、项目建设一线、省内外各大医疗机构、市内各基层医院,抓落实、谈合作、争项目。

    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在支援红安、团风疫情防控工作中,领导班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防控中学习防控要求,主要领导带头挂帅,先后紧急出动41200多人,完成核酸检测10万余人次,并积极参与流调、救治、转运等工作。从人员集结、物资调度到现场处置,行动迅速,战斗有力,成效明显,一仗更比一仗强,逐步炼成一支紧跟党走、不怕吃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疫情防控专业队伍。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搭建发展突围的良好平台。

    一年来,项目发展全面花开。湖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全省布点5个),湖北省区域医疗中心(全省布点4个)、湖北省心脑同治产业技术研究院(全省1个)、湖北省心脑同治工程中心(全省1个)、“5G+急危重症救治信息化试点(全国只有1个)、中部战区军民融合发展项目”“湖北省食管胃肠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中心等多项国家和省级发展项目,先后落户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在全省同级医院中遥遥领先。

    其中,湖北省心脑同治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心脑同治工程中心是全省新型研发机构,由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挂帅,吸引了100多名高层次专家共同参与。

    这是一个在全省甚至全国属首创的区域综合创新服务平台,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主要任务是推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协同治疗工程,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复发率和经济负担,提升康复效果和健康水平。

    这也是一个能够带动医院心内、心外、神内、神外等10多个学科联动发展的平台,对于促进医院品牌建设、保障老区人民身体健康、推动我市大健康和人工智能等行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提能 锻造“医疗一流”的强大动力

    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这是湖北省委对黄冈的殷殷期望。

    作为黄冈市医疗龙头,市中心医院如何在黄冈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中贡献健康力量?在黄冈主城崛起中扛起卫健事业答卷的大梁?

    不仅让基层百姓病有所医,更要让基层百姓病有良医。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专科建设力度、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才能力争打造省内一流的标杆医院。

    人才是第一动力。在心血管、神经、心胸、肿瘤、消化、耳鼻喉等方面打造全省一流优势学科,引进全省一流专家团队。院长曾勇介绍,通过人才引进,医院技术实力大幅提升、能量迸发,医院危急重症救治和四级手术的质量、数量大幅增长。

    干部职工士气高昂、斗志饱满、不甘落后,坚定了推动医院脱胎换骨、整体提升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了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担当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在建设省内一流三甲综合医院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激发出干事创业的强大信心。

    这份信心,源于高层次人才的突破——

    补齐公共卫生领域人才短板,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作为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向省内一流冲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水平人才做后盾。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让中心医院医疗人才上升到市级战略层面。

    医院决策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百万年薪引博工作,先后引进博士、博导38人。

    创新柔性引才方式,开展深度专科合作。聘请陈孝平院士为荣誉院长、赵继宗院士为名誉院长,与马丁院士团队建立深度合作,聘请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李红良教授担任黄冈市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围绕创建全省一流的学科,指导医院谋划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蓝图。

    引进人才济济,合作突破不断。与同济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上海肺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北理工学院等建立协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培训业务骨干5000余人次;

    一流专家团队加盟,知名医院学院协作。医院聘请湖北四大家医院十多个国内一流专家团队教授,担任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等科室业务主任,到医院开展坐诊、查房、远程诊疗和指导业务,实施同质化管理。

    这份信心,源于改革创新的突破——

    ,改革设立以六大部学科建设为核心的临床管理模式。将医院临床科室整合成门诊部、外科部、内科部、妇儿部、运营部等六大部,由6位分管院长分别担任部长,运用大学科、大协作思维,将相关领域、学科优质资源集中使用,优化临床服务效能,提高患者救治率。

    在大部制管理基础上,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建设心脑同治中心、大血管诊疗中心、疼痛诊疗中心,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治疗与重症救护整合一体,各领域、学科优质资源集中使用,提高急危重症临床救治成效,打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绿色通道

    这份信心,源于医疗水平的突破——

    专科实力持续走强。医院设有52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普通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产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妇科和临床护理专业10个省级重点学科,25个市级甲类临床重点专科。所有三甲技术项目都已娴熟开展,经审批的二、三类医疗技术66项,腔镜、介入等微创手术率达65%以上。实现疾病精准化、规范化治疗,让患者最大化受益。

    加速诊疗中心发展。响应省“323”攻坚行动,医院创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3个国家级中心,建设黄冈市产前诊断中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心等,同步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织密织牢黄冈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网络体系,打造健康黄冈行动市中心医院样板。

    推进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建成上联武汉各省级医院,下通黄冈辖区各县市13家医疗机构的省、市、县三级病例会诊、远程诊断、教育培训医疗平台。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口碑成为最好的奖牌。一年来,通过引进人才,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80项,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0个,胸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多项技术成为黄冈首例,基本实现武汉四大家医院能做的手术能够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完成,实现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全省一流的医疗服务目标。


    关怀润心 激发“服务一流”的强大张力

    大医精诚,医者大爱。于高超医术,于高尚品德。

    一直以来,市中心医院坚持引导职工个人成长和团队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创优医疗服务新生态,以社会责任培根,以医德医风润心,提升优质服务,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致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慢问题。

    一年来,医院依托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错峰就诊、就诊进度提醒、多形式缴费、检查报告查询等措施,缩短患者在院滞留无效时间。

    一年来,医院推出全日制、周末无差别门诊、就医轻体验、老年人一站式服务中心等改革项目,极大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服务提质,心系群众——

    建设日间病房。推出鄂东首个特殊药物输注中心,为肿瘤患者提供安全、专业、便利的肿瘤特药输注服务平台,保障用药安全,减轻就医经济负担。推出日间手术模式。首批5个日间手术病种纳入医保统筹结算,患者24小时内完成检查、治疗和手术,并享受医保报销,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医疗福利。让科技造福患者。在精准医疗的大背景下,高端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大别山区域医疗临床诊断、治疗能力再添利器,更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优质的医疗服务。2021714日,高端微创外科手术平台——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顺利完成鄂东南首例机器人手术,为一位43岁的女性患者顺利实施了内镜机器人操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这也是湖北省地市州同级医院中,组装使用的第二套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该设备临床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三维高清成像系统解决了人眼的局限,七个自由度的可转腕手术器械等设计,弯曲及旋转程度突破了人手极限,为手术医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灵活的操作空间,是未来精准微创外科时代发展的趋势。副院长、肝胆外科专家毛伟明表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在省内率先一批开展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标志着老区黄冈已进入手术机器人时代。借助高端手术设备的优势,外科手术能更好地实现精准、微创、安全的目标,手术效果更好,患者恢复更快。2021920日,GE256排超高端螺旋CT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安装调试完毕,并正式投入使用。该设备填补了我市精准医疗检查的空白,标志着我市CT影像检查步入分子成像新时代。这台功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影像学设备,集合了目前所有高端CT的优点,具有宽探测器、高时间分辨率、高清图像质量、多能量分析能力、低辐射剂量、高舒适性等多种特点,适合于多种疾病的精准检查,在业内被称为航母级CT”,可为患者带来精准、快捷、舒适、安全的影像检查新体验。

    服务提速,情牵群众——

    202146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郑重向社会作出承诺:服务提速,门诊就医体验。让患者在轻快、轻便、轻松中,体会医疗中心提速带来的温情服务。

    轻快:常规CT、常规心电图、常规彩超,当天完成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常规彩超、普通胃肠镜,15分钟内可取检查报告。常规CT、常规检验项目,1小时内出报告。动态心电图检查后2小时内出报告,常规MRI检查3-5小时内出报告,生化、免疫常规检验项目4小时内出报告,病理检查液基细胞2天内出报告,小标本3天内出报告,大标本5天内出报告。常规MRI检查预约不超过24小时,按预约时间到达,30分钟内完成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预约不超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预约不超过24小时。普通胃肠镜检查预约不超过3天。

    轻便:其一缴费方式多样:处方单扫码支付,自助机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医保卡、银行卡支付;其二手机贴心提醒:预约成功即时提醒,就诊前日取号提醒,当日挂号成功提醒,门诊缴费提醒,检查提醒,报告生成提醒等。其三自助功能齐全:市民可通过院区200余台自助机自助完成挂号、缴费、报告查询打印、检查预约等功能;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均可进入掌上医院,使用挂号、缴费、报告查询、邮寄病历等便捷式功能;手机、自助机、检查科室预约窗口,均可自主选择检查时间段。

    轻松:门诊周六、周日正常开诊;3天内因同一疾病在同一科室复诊,免挂号费;门诊杜绝大处方。急诊处方不超过三日用量,普通处方不超过七日用量(慢性病除外);门诊所有服务窗口均接受患者咨询,窗口患者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服务提升,爱暖群众——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领导班子带头,带领全院党员领办实事300余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立足本地,兼顾新老城区医疗需求。202141日,考棚街院区新增老年病科、康复医学科2个临床科室,满足老城区老年群体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新院区先后增设中西医结合科、心血管内科三病区、肿瘤五病区和创面修复科,不断完善亚专科设置。

    发挥行业优势,以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先后与黄冈产业园管委会、黄冈高新区管委会等签订医疗保障协议,提供全方位打包式医疗健康服务,开辟企业职工就医绿色通道,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打造家门口的大别山医疗服务。医院积极开展各类进社区、进村组义诊活动,一年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次,服务2.7万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自家的优质医疗资源。

    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服务再升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医疗体系,对于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电脑的老人来说,面对网上挂号、手机缴费、远程查询等应用,实属困难。

    2021828日,医院创新推出老年人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子女不能陪伴就诊的老人,提供门诊一对一、一站式陪诊服务,让就诊变得更容易。该服务是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异地就诊等患者的服务优化,通过提供专业、便捷的人性化陪诊,即时解答患者疑问,缩短等待时间,提高就医效率,切实提升特殊人群的就医体验。

    一对一陪诊服务,让流程更容易。进入门诊后,只需向陪诊人员说明就诊意图,就可以安心在候诊区等待,由陪诊人员规划就医流程,并代为办理取号、缴费、取药等手续。

    一对一陪诊服务,让沟通更容易。通过就诊前的问询,陪诊人员先初步了解老人的症状,帮助整理既往病史和检查报告,并陪同进入诊室就诊,让就诊沟通更为有效。

    一对一陪诊服务,让诊疗更容易。根据医生医嘱,陪诊人员陪同老人前往各医技科室完成检查,领取报告后等待医生给出治疗意见。根据情况,代为取药、陪同治疗或协助办理入院手续。

    站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镌刻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景观石前,退休老干易茂先感慨不已,亲自为医院送来一面百年征程初心永恒,养心互心医心为民的锦旗。

    这么多年,我对中心医院的变化感受很深。越来越多的黄冈老百姓再也不用经受舟车劳顿之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了。

    浩歌声声,道不尽老区黄冈的振兴发展;白潭悠悠,激荡着市中心医院新时代奋进的铿锵足音。

    站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院长曾勇目光坚定,豪情满怀,他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是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扣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无愧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名号,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书写黄冈医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年1月7日黄冈日报10、11版专刊

    日报01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