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黄冈日报】黄冈首例 TAVR重启一老人“心门”
    发布:宣传科 时间:2022-05-25
    A+ A-


    518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没想到,我还能走着回家!”74岁的田爹爹(化名)松开家人的手,尝试着自己走出病房。

    两年来,老人因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引起顽固性心衰,基本的步行和活动都受到影响,特别是每到夜间,喘憋气短无法平卧。

    时间回到2018年,田爹爹在黄冈市中心医院照顾罹患肺癌的老伴。虽然有儿女在身边,但4年来陪伴老伴度过手术、放化疗等层层考验,还是让田爹爹心力交瘁。

    几年来,患有高血压、脑梗的他时常感觉到心慌、胸闷,活动后呼吸困难,后确诊为主动脉瓣狭窄。这无疑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423日,一直没有坚持规范治疗、病情已经发展到多次晕厥的田爹爹,在儿女的坚持下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住院治疗。

    心脏彩超发现,田爹爹的主动瓣已重度狭窄且严重钙化,还合并心力衰竭,心功能极差,EF值仅34%

    再不解决心脏瓣膜的问题,就很难挺过去了!这一次,多年来在门诊接诊过他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倪斌给出了不容乐观的诊断:病情发展迅速,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

    心血管内科的专家们为田爹爹的手术方案展开科内讨论。如果继续对田爹爹采取保守治疗,心衰导致猝死的可能性极高。但传统开胸瓣膜置换主要依靠外科开胸手术,以田爹爹目前的身体状态很难耐受。

    想达到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可控等要求,最适合他的临床治疗方法就是TAVR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这是一项对医疗技术和医院综合救治能力要求极高的手术,目前全省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黄冈地区尚属空白。

    TAVR手术通过微创介入的办法,从大腿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病变瓣膜位置,取代病变的瓣膜功能。该手术适用于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开胸心脏手术的高危或高龄患者。

    74岁的田爹爹能否渡过治疗难关,成为挑战心脏介入治疗方面的黄冈首例

    必须需要强有力的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共同保驾护航,院领导高度重视。

    院长曾勇组织术前讨论,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医学影像科团队、麻醉科团队、超声医学科团队;院副书记李火平组织院内讨论,与亚心医院共同讨论手术方案。

    与此同时,另一组负责保障的团队正严阵以待:一旦介入治疗困难,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立即实施传统开胸手术;一旦术中突发血栓脱落,神经内科团队立即取栓防止出现脑梗塞;一旦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重症医学科负责做好危险期病情监测和抢救准备……

    经过多次术前院内讨论,一个联合完成介入手术的方案逐渐成熟。

    治疗有希望了!可田爹爹一家却仍然愁眉不展。原来这些年,老伴身患重疾已经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要想再凑出一笔手术费,实在是有些困难。

    在各临床科室紧张有序地进行术前讨论的同时,一股爱心暖流也开始悄然流淌。为了帮田爹爹筹集手术费,医保物价科积极申报新技术新业务医保项目,社会联络部积极联系社会救助平台申请大病救助,医务人员们也踊跃组织捐款。

    58日,全力抢救田爹爹的绿色通道正式开启。经过黄冈首例TAVR团队的充分评估和准备,于当天上午9时,为田爹爹进行TAVR手术。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田爹爹的心门被重新打开,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室外,田爹爹的儿女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为父亲重获新生欣喜不已。经过一周的术后护理和恢复,田爹爹顺利康复出院,黄冈市心脏疾病重症患者的救治记录成功刷新。


    2022年5月25日黄冈日报5版卫生健康

    日报052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