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科学坐月子
大家通常所说的“月子”是指产后一个月,在时间上与临床所指的“月子”有一定差异。临床所指的“月 子”即“产褥期”,是指分娩结束后至产后6周的时间。在此期间,除乳腺在妊娠期变化的基础上开始 分泌乳汁,由妊娠和分娩引起的其他各器官的变化 均逐渐恢复到妊娠前状态。
“月子"中的临床表现
1、体温 绝大多数产妇产褥期的体温是正常的,但对于产程延长、过度疲劳、产伤较重者,在产后24小时内可有不超过38°的体温,应属正常。
2、血压 正常分娩且无产后出血者,血压应平稳。产后血压下降的最常见原因是产后大出血,严重者甚至休克。对妊娠期有合井症的产妇,应严密监测血压的 变化。产褥期产妇一旦出现头晕、乏力、阴道流血 增多等表现,应立刻就诊,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产后痛 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称为“产后痛”。这是由于产后子宫发生强直性收缩,使子宫本身相对 缺血缺氧所致。经产妇子宫肌层纤维组织较多,宫 缩时相对缺血较重,故产后痛较初产妇常明显。
4、恶露 在产后子宫复旧过程中,坏死的蛻膜、宫腔分泌物 和血液等成分的混合物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恶露根据性状可分为三种,即血性恶露、浆性恶露 和白色恶露。
正常恶露开始时带有血腥味,但无恶臭,持续4-6 周,总量约500克,其中3/4在产后第1周内排出, 但个体差异较大。通常日间恶露量较夜间多,可能与日间站立活动有利于恶露排出有关。
“月子"中的常见问题
传统的“坐月子”有诸多讲究,如“忌刷牙”、“忌洗 头洗澡”、“忌下床活动”等。那么,究竟该如何正 确坐月子?下面讲述“月子”中的常见问题
问题1:可以刷牙吗?
可以。传统习俗认为,产妇刷牙会引起牙痛病,这恰恰与医学的科学道理相反。
若不刷牙,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得不到及时清除,可增加牙周炎、口腔疾病的发生。
问题2:可以洗头洗澡吗?
可以。由于产褥期产妇可排出大量褥汗,使腋窝、 腹股沟及会阴部等汗腺分布密集且较“隐蔽”的部位,变得十分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于产妇需要与婴儿密切接触,定期洗澡对保持母婴的个人卫生均极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产妇进行个人清洗时应注意环境温暖、水温适宜以及清洗后自身保暖,以免受凉感冒等。
问题3:可以下床走动吗?
可以。坐月子不只是“坐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产褥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因此,产妇应适量下床活动(如在室内走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滞,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问题4:可以打针吃药吗?
可以。不少人错以为哺乳期不能打针吃药,以免药 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实则不然。有些药物(如青霉素)并不通过乳汁排泄。因此,哺乳期的 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心药物对宝宝的影响,只要吃对 药、用对药,就可以收到“既药到病除,又不影响哺 乳”的良效。
问题5:只喝汤、不吃肉,对吗?
不对。很多人误以为产褥期“只喝汤”就可以达到大补的效果,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汤粥(如鸡汤、骨汤、小米粥)中的确含不少营养成分,然而只喝汤并不能满足机体所需营养素的量; 此外,骨汤、鱼汤等越熬越浓变成奶白色,外观浓 郁、香气扑鼻,这是脂肪乳化的结果,并不等于富含蛋白。
产褥期是产后母体恢复的关键时期,科学坐月子 对母婴保健均有不可小觑的意义。希望通过以上介绍帮助妈妈们正确坐月子,既“坐”好,又做好。
Copyrights©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冈市中心医院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