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托支撑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的肌肉是盆底肌。而盆底肌在女性分娩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损伤。
据统计,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90%性生活质量都不高(阴道肌肉不会合或不能收缩),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高达30%。
什么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呢?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即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
●尿失禁、非尿路感染的尿频尿急、夜尿、尿不尽
●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性冷淡、阴道干涩、性高潮障碍等性功能障碍
●后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
●泌尿或生殖系统反复感染
●粪失禁、便秘
而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过,只要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就能够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预防和治疗、改善性生活质量。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盆底肌训练?
对于有下述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
① 盆底肌力减弱;
② 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
③ 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尤其是伴阴道前后壁膨出;
④ 会阴伤口疤痕疼痛;
⑤ 产后性生活质量下降;
⑥ 产后排便异常;
⑦ 产后尿潴留。
但以下情况暂时不宜选择盆底训练:
① 阴道出血(如晚期产后出血,月经期等);
② 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炎症;
③ 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④ 合并恶性盆腔脏器肿瘤患者;
⑤ 痴呆或不稳定癫痫发作。
如何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
今天黄冈市中心医院产后妈妈康复群公众号就来告诉你,产后康复训练的科普知识。
●精准的盆底机电评估
通过机电评估,记录腹肌的波形及参与度,更好的了解盆底肌收缩的正确性及力量大小,指导患者更准确的收缩盆底肌,尽可能消除其他干扰。同时通过检测,可得到每个人的个性曲线,评估盆底肌甚至核心肌群的张力、松弛度、弹性、耐受等指标。
●时序循环的电刺激
电刺激可对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内脏及括约肌平滑肌进行刺激,使静脉和淋巴系统进行规律性收缩,并增加自身的搏动频率。使缓慢的静脉蠕动恢复正常,减少甚至治愈静脉瓣的功能异常并降低增高的静脉压,有利于组织间液的重吸收,因细胞的记忆功能,刺激后的残存效应仍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系统的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锻炼及产后康复操
以臀部上提、收缩肛门和阴道的方式为主,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1.呼吸运动
去枕平卧,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肌肉尽量收缩,呼气时尽量放松。
2.提肛运动
做收缩阴道肛门的动作,明显感觉会阴部肌肉向头侧收缩,之后尽量放松为一组。
3.臀部运动
吸气时臀部及骨盆底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
4.抬头运动
吸气时下巴尽量上抬,呼气时下巴尽量向胸部靠拢。
5.腿部运动
吸气时一脚底平贴床面曲腿,脚后跟尽量靠近臀部,呼气时缓缓将腿伸直。然后换腿,动作同前。
产后盆底康复,就是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采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产后盆底康复的目的 。通常产后42天是顺产宝妈盆底修复的最佳时机,剖宫产宝妈建议从产后3个月开始练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刚刚生产完的新妈妈不宜进行高强度、太剧烈的运动,适当地做些幅度小且舒缓的运动即可。
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随着年龄增大和二胎的孕产,将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所以,产妇分娩后一定要为保证自己将来的生活质量作些积极的准备。分娩后42天应常规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如果出现了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康复治疗。
产后3个月内是进行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及早进行盆底康复是每位妈妈明智的选择。
黄冈市中心医院产后盆底康复中心热线电话:0713-8625102。
Copyrights©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冈市中心医院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版权所有